“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学设计,编写教学设计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1学习目标
1、让学生观察、欣赏民间艺术的剪纸作品,以及服饰、工艺品与建筑等图案,感知显示世界中普遍存在的对称现象。
2、通过“折一折,剪一剪”“猜一猜,剪一剪”“画一画”和图形分类等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学习重点认识对称现象,绘制对称图形。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组织活动,揭示课题
1、教师动手操作,学生认真观察。引导学生观察自己所带的纸,告诉学生:这些都是平面图形。
(1)教师取一张白纸、对折。
(2)在白纸的一边画上一个图案。(如图1)
二、认识对称图形
1、展示民间剪纸艺术。(出示课本上剪纸图)
3、认识对称轴。
(1)告诉学生,刚才对折时出现的折痕,是这幅图的对称轴。对称有什么功能呢?
(2)把图形沿着对称轴对折,发现对称轴左右两边的图形完全重合。
4、猜一猜,剪一剪。(课本12页的下半页部分)
5、看一看,说一说。
考察学生是否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并根据特征把图形分为对称图形和非对称图形两类。
出示图形
三、课堂活动
1、课文第13页“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图形是对称的?”
2、课文第14野“试一试”的第1、2和3题。
四、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
课本第14页“试一试”的第4题。
2、选用作业。
五、作业设计
1、给对称图形打“√”。
学生活动
学生观察。
学生动手折纸。
各人取出一张纸,对折,并画上图案(参照课文)。
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说说折纸后自己的发现。
用剪刀剪下图形,再打开。
(3)让学生自己试一试。
(1)课本第13页的上半部分内容。
除琴外,其他都是对称图形,因为琴把上4个把儿不对称。所以不能算是对称图形。
(2)判断并分析。
学生独立完成;
板书设计
轴对称图形
教学反思
学生在课前的准备工作做得比较充分,已经初步了解了如何在剪纸的过程中利用对折剪纸。
课题镜子中的数学教时二1(8)
学习
目标1、通过具体活动,让学生结合活动内容和具体实例,感知镜面对称现象。
2、通过实际操作,让全体学生经历探索镜面对称现象的一些特征的过程。
3、逐步发展学生空间知觉和空间观念
学习
重点镜面对称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
教师活动
一、讲故事,引入新课
1、讲《猴子捞月》的寓言故事。
猴子在路边散步,看到天空高挂一轮圆月;猴子走到井边,发现井边有一轮圆月,猴子以为天上的月亮掉到了井里;猴子大声叫喊,同伴扛来长长的网兜。众猴子怎么也捞不出“月亮”。
问题:“这是什么原因?”“在生活中,你们好有没有发现类似的现象?”
2、揭示课题。
(1)总结,说明以上几种现象的特征。
(2)板书课题:镜子中的数学。
二、组织活动
1、教师示范。
(1)在黑板上贴一个大的黑体字——“王”的一半。
(2)把镜子放在虚线上(对称轴),让全班学生观察镜子里的图形和整个图形。
2、试一试。
第(1)题:
三、巩固练习
1、课内外作业。(课文第18页“练一练”的第1、2、3题。)
第2题:
2、实践活动。
让学生收集一些对称的图形、图案和照片,在班里展览。
会剪纸的学生,自己动手剪一些简单的作品。
四、作业设计
1、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看整个图形是什么,再画出另一半。
学生活动
(不是月亮掉到井里,而是井水倒映出月亮。)
(照镜子时,出现的现象;光滑的地板也会出现倒影等。)
(3)让学生说一说看到了什么?有什么发现?(看到“王”字,镜子里的图形是镜子外图形的对称图形。)
(4)让学生试一试。
说一说,看到了什么。
在书上画出对称图形。
说一说,这条虚线在对称图形中称什么?
第1题:(1)先让学生猜一猜,并打上“√”;(2)用镜子来试一试,进行验证。
让学生按题目要求试一试。
把镜子所放的位置画出来。
说一说,这条线是什么。
板书设计
镜子中的数学
《猴子捞月》
把镜子放在虚线上,看一看镜子里的图形和正个图形。教学反思
在本课的教学中,学生的学生兴趣非常之浓,究竟原因是因为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和学生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相联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2一、内容和内容解析
1.内容
画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2.内容解析
本节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轴对称图形和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知识的基础上,来探索如何画一个图形关于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教材首先通过一个在半透明的纸上描图的方法,由左脚印得到与它对称的右脚印,引导学生归纳得出轴对称的特点,为探索画轴对称图形作铺垫.接下来,教材讨论了如何画出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的问题,通过一个“思考”栏目和一个画出一个三角形的轴对称图形的例题,归纳得出画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基于以上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探索画轴对称图形的方法.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1.教学目标
(1)了解轴对称的特点.
(2)能够画出简单图形关于给定对称轴的对称图形.
2.教学目标解析
(1)学生通过用折纸描图的方法得到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的过程中,能够归纳得出轴对称的特点:轴对称前后两个图形全等;对应点所连线段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2)学生在了解轴对称的特点的基础上,能画出简单图形(点 ……此处隐藏21408个字……是对称图形呢?有什么办法来证明吗?(生:折)
折是个很好的方法,到底怎样折呢?你能不能折给大家看一看?
(7)师:刚才这位同学用对折的方法(教师板书:对折)证明了这个图形是对称图形。那我们也来试一试,运用这个方法把对称图形都来折一折,每人折其中的一个,看看有什么发现,把你的发现在小组里说一说。
(8)师:哪位同学愿意带着你折好的图形说说你的发现?(结合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重合)
(9)师:每个小组再折一折不是对称的图形,看看这次你又有什么发现?
(10)师:这样的图形对折后只能部分重合,所以它们不是轴对称图形,而轴对称图形对折以后能完全重合(板书:完全重合),完全重合是对称图形的一个重要特征。
2、认识对称轴
(1)师:刚才我们把这些对称图形对折后,中间都留下了一条什么?(折痕)(拿一张天安门的图形)老师也想折一折(横着折),也得到了一条折痕,这样得到的折痕与你们折出来的折痕有什么不同?
(2)师:在对称图形中,对折后能让两边完全重合的这条折痕,在数学上称为“对称轴”,对称轴一般用点画线来表示。(多媒体在天安门的图形上显示点画线与对称轴的字样),你能说说其它三个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在哪吗?
(3)师:同学们,这些图形,通过对折,发现它们能完全重合,我们就把它们叫做“轴对称图形”。(同时板书“轴对称图形”,并将“对折、完全重合、轴对称图形”用箭头相连)
3、判断
(1)完成课本上的试一试
①师: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我们熟悉的平面图形(多媒体依次出现: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平行四边形),在这些图形中有没有我们今天所认识的轴对称图形呢?我们来一个一个地判断,如果认为它是轴对称图形的,就起立,如果认为它不是轴对称图形的,就坐着不动。
②多媒体依次出现等腰三角形、等腰梯形、正五边形让学生判断。(如有争议的就让学生拿出②号信封里的相应的图形进行验证)
③(出现平行四边形)师:还有刚才那样肯定吗?那到它底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呢?还是让事实来说话吧!请拿出②号信封里的平行四边形,以小组为单位去研究研究。
④组织学生汇报交流,注意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并强调对折与剪开是不同的。
⑤师:通过刚才的活动,你们觉得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最关键的是什么?(随着学生的回答,在对折和完全重合的字下面加重点符号)
(2)完成想想做做的第2题
①师:老师今天还给大家带来了一组字母图形,你能判断出它们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吗?
②多媒体依次出现A、C、T、M、N、S、X、Z让学生判断。
(3)完成想想做做的第5题
师:2008年,我国北京将迎来第29届奥运会,这是第28届奥运会金牌榜排名前5名的国家(多媒体依次出现美国、中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的国旗),哪些国家的国旗是轴对称图形呢?
〔说明:从对称的物体抽象出轴对称图形,是一个知识的抽象化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去动手实践,因此,教师在教学中,给予了学生这样一个机会。从课堂上的折对称的图形和不对称的图形,发现对称完全重合的特征;再到猜一猜,运用特征来验证。一系列的过程,既是学生动手操作,动脑思考的过程,更是知识的内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由原来的表面深入到了内部,从而为升华作出了准备。我们的教学不只是要教会学生书本上已有的知识,更是要让学生学会思考,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教师重视了知识延伸与拓展,在扶的过程中逐步放开,让学生自己去判断,去寻求最简单有效地方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测。重视和培养了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方法——猜测、验证、推理、总结〕
三、巩固练习
1、创造轴对称图形
(1)师:老师课前让同学准备了剪刀、水彩笔、彩纸、白纸等一些材料与工具,老师想请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个美丽的轴对称图形。先想一想你打算选择哪些材料与工具,怎样去做一个轴对称图形。想好的同学就开始吧!
(2)教师巡视并引导学生欣赏自己的作品。
2、画一画
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强调关键是根据对称轴找到已知顶点的对称点。
3、连一连
完成想想做做第4题。
[说明:这是这节课上第三次让学生自己动手,这个操作环节的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可以用对折的方法来制作轴对称图形。这一次的动手操作是让学生在原有的认识、运用的基础上,进入体会和运用的层面,是一次体会创造的过程。]
四、欣赏
1、引导学生欣赏著名的建筑图片
(1)师:同学们,对称产生美!古今中外,有许多著名的建筑也是对称的,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并感受它们的奇妙和美丽吧!
(2)(多媒体依次出示课本61页的建筑图片)师:同学们,这些图片都体现了对称的美。
2、引导学生欣赏剪纸的民间艺术
师:同学们,剪纸是我国宝贵的民间艺术(多媒体依次出示双喜、蝴蝶、老虎的剪纸图形),你们看多精致呀!你们知道它们是利用什么特点剪出来的?
3、总结:同学们,轴对称图形以其独有的对称美,装扮了我们的生活,只要我们注意观察就能发现对称在我们生活中、大自然中无处不在。
【教学反思】:
一、创设生动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和探究的欲望。古人云:“学起于思,思起于疑”,有疑问才能思考和探究。课堂上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教师只有精心设计贴近学生生活、有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心里产生一种悬念,进而达到以疑激学的目的。
二、搭建体验探索的平台,开展有序、有效的实践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本节课我在课堂上展开了观察对称图形——发现特点——动手剪对称图形——欣赏与应用等一系列有序的学习活动。例如:活动一:观察对称现象,感知对称图形。活动二:动手剪对称图形,在活动中加深体验。“剪一剪”的活动,让学生先自己探索剪对称图形的方法,并尝试着剪一剪。这一活动的开展,激起了学生动手操作的兴趣和欲望。
三、联系生活实际,感受数学乐趣。
数学与生活紧密联系,教学中,要让学生带着数学走出课堂,走进生活去理解生活中的数学,去体验数学的价值。因此根据对称的物体给人一种匀称、均衡的感觉,一种美感。我抓住对称图形的特点,精心设计:大红的中国结、美丽的蝴蝶、蜻蜓、中国的京剧脸谱、天安门等图片,师生一起欣赏生活中一幅副精美的对称图片,给学生带来美的感受。接着,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对称图形,讲述生活中哪些东西是对称的,判断生活中的具体事物是否是对称图形,从而感受身边的对称图形。
不足:我感觉教学中语言不够精炼,对学生的评价不及时,同时在认识平面图形中谁是轴对称图形,有几条对称轴这一环节该在展台上展示一下。在以后的教学中我将再接再厉继续努力,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文档为doc格式